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尤其是单人进行时不可避免的要中断胸外心脏按压,导致血流中断,动脉压下降,器官的营养供应也中断,再次出现缺血缺氧。而进行抢救时,施救者由于恐惧、精神紧张和体力消耗等原因,使得施救者本身的氧气和能量消耗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呼吸心跳均加快,尤其是在抢救数分钟后,此情况更加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在中断胸外按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患者很快发生紫绀,重新进行有效胸外按压几次后紫绀消失。此现 象随人工呼吸的进行反复发生。
在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时,由于胸廓被动随按压进行活动,导致胸内压的节律性改变,肺内气体压力也随之改变,在肺内气体压力升高时,气体呼出体外,在肺内气体压力下降时,体外气体被吸入肺内。这种情况下,吸入肺内的气体为空气,含氧量较人体呼出气中的 氧含量高。而且施救者可以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胸外按压,使重要的器官得到持续的血液灌注,可以满足低耗氧量下机体需求,且潮气量与按压频率成反比。尽管潮气量可能没有超过生理无效腔,由于高频 的气体流动也可以使肺脏的气体得以交换。而且由于气体和血液均处于流动之中,有利于气体交换,其作用机理相当于呼吸机中的高频通气模式。按压幅度为4~5cm,按压频率以80~100次/min为宜。 此频率和幅度可以保证足够血液供应,也可以尽可能多的换气。
建议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取消人工呼吸,当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测量在胸外按压时产生的气道压力变化曲线、气体扩散 方式、潮气量变化、血液内气体的变化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 的循证医学证据。